别再谈论李小璐出轨了,早在100年前,这位女性就在倡导女人要“好色”
主编荐读
李小璐“夜宿门”事件从2017年末轰轰烈烈持续至今,快要占据社交网络流量的半壁江山。虽然贾乃亮在6号晚上已经声明全家人因此事件遭受严重打击,尤其是女儿甜馨让人心疼,但并没有让狗仔和媒体们停下脚步。
一个家庭在继续被强大的社会舆论撕碎着。
虽然是主动破坏婚姻忠诚契约的一方,但李小璐作为女性出轨者,她现在所面对的恶意已经远远超过了她所犯下的错。在她遭受隐性的“浸猪笼”时,丈夫贾乃亮也被贴上“卑微”、“软弱”的标签。但看看早先经历过出轨风波的那些男明星们,社会却对他们似乎宽容得多。
这个世界,对男性和女性的双重道德标准仍然存在。
所以今天,我想介绍你认识一个早在几十年前就立志打破这种歧视,并用自己的一生证明女人该如何活得潇洒恣意的奇女子。
今天文章大约2500,阅读需要4分钟。
PS:继续招聘微信编辑,坐标北京。简历发至hr@qingyin.net,等你。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这段话用来描述李小璐夫妇似乎很贴切。它出自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今天,是她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作为一名传奇女性,波伏娃的个人经历比文学作品更丰富更复杂更精彩。法国的两届总统密特朗和希拉克,都把她的才华和成就引为法兰西的骄傲。
1908年1月9日,波伏娃出生于巴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父母均是天主教徒。她从小过着安定、舒适的生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父亲的律师工作受到影响,全家生活陷入窘境。
波伏娃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 19岁时,她就发表了一项个人 “独立宣言 ”,称 “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
她在长大离家后,只以旅馆为栖身之地,因为她不要做家务:既不为别人做,也不为自己做。
在法国的第一高等学府巴黎高师读书时,波伏娃认识了萨特,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并与他展开了那段长达50年的惊世骇俗的爱情。
1929年,21岁的波伏娃以第二名的成绩通过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教师资格综合考试,萨特获得第一。随后她便在马赛、巴黎里昂教书。
波伏娃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她从未放弃。
1943年,她发表了处女作《不速之客》。
1949年,41岁的波伏娃出版了著名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她又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1980年,萨特逝世,为了纪念萨特。波伏娃在第二年出版了她最后一部著作《永别的仪式》。书里描画的是萨特最后十年进入暮年,两人相依为命的和谐生活。
1986年4月14日,波伏娃在巴黎科尚医院因肺水肿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8岁。她戴着情人美国作家阿尔格伦送她的戒指,与萨特合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
“女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是后来才变成女人。”
提到波伏娃,就不能不提到她的代表作《第二性》。作为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第二性》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女人必读之书。
在这本书中,波伏娃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本书最著名观点是:妇女真正的解放必须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并向中性化过渡。
波伏娃认为,女人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命运,是男性强安在她们头上,用来限制她们的自由的。女人因为体力较差,当生活需要体力时,女人自觉是弱者,对自由感觉恐惧,所以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来,而女人还是甘心服从。
波伏瓦提出了女性获得经济独立的必要性,也强调了只有女性经济地位变化才能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第二性》出版后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法国哲学家加缪指责她“败坏法国男人的名誉”,梵蒂冈把它列入禁书目录。
但最初的反对声浪过后,是无数的灵魂被震撼,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和无限新的可能。
法国总统密特朗认为,《第二性》导致法国及整个世界女性和男性的醒觉。美国女权运动家凯特·米列特甚至说,波伏娃为全世界的妇女打开了一道门。她的《第二性》改变了全世界人类亿万人的命运。
但波伏娃本人却表示,希望这本书尽快过时,因为这就意味着“女性的处境能好起来,不再是第二性”了。
“压在婚姻之上的诅咒是,两个人往往在他们的软弱中,而不是在他们的力量之中结合,每个人都要求对方,而不是在给予中获得快乐。”
波伏娃的爱情,同她的作品一样惊世骇俗,振聋发聩。
从21岁结识萨特到死后与其合葬,波伏娃与萨特之间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虽然匈牙利作家阿瑟-凯斯特勒、美国作家纳尔逊-阿尔格伦等名人都曾上过波伏娃的情人榜,但都只是一段插曲,波伏娃一生都与萨特维持着开放式恋爱的关系。
他们每天都见面,时常共同工作一起外出旅行,他们保留了各自的住房,也从未结婚,彼此维护着自己的自由和独立,甚至允许彼此有另外的伴侣。唯一的条件是必须保持绝对的坦诚,要毫无保留地跟对方坦白发生过的所有细节。
作为风流才子,萨特的身边从来不缺情人。而美丽睿智的波伏娃也是如此。30岁那年,波伏娃认识了萨特最聪明的学生博斯特,比她小8岁,长着褐色头发和绿色眼睛。
波伏娃如实汇报了与博斯特的情爱细节。而萨特接到信时也很平静,只是问波伏娃怎么挤得出时间去看博斯特。这段恋情持续了三年。
44岁时,波伏娃又与小自己17岁的记者朗兹曼相恋。朗兹曼是波伏娃唯一共同生活过的男子。哪怕萨特,他与波伏娃也只是在巴黎的旅店里租了楼上楼下的房间,定期地住在一起,很快又分开。与朗兹曼的恋情在波伏娃五十岁那年结束。
对于波伏娃,萨特在晚年的表述是:“大部分情形下,我和波伏娃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而且也一直都是如此。我和其他女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属于次要的层次。波伏娃在一起是生命的全部。”
相信波伏娃也是如此认为。终其一生,波伏娃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她对爱情的态度放到几十年后今天也算前卫另类,但她并不会为外界的观点而左右,而是忠于自己的个人意志,勇敢的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在她撰写回忆录时,她有底气说出:“回顾我的过去,还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最后,也许你并不能接受波伏娃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但是也不妨读一读她对爱情的这些观点,也许会有所启发。
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两个自由人的彼此了解和认识上。
压在婚姻之上的诅咒是,两个人往往在他们的软弱中,而不是在他们的力量之中结合,每个人都要求对方,而不是在给予中获得快乐。
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这不是因为骄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而是因为,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
男人要求女人奉献一切。当女人照此贡献一切并一生时,男人又会为不堪重荷而痛苦。
男人要求女人奉献一切。当女人照此贡献一切并一生时,男人又会为不堪重荷而痛苦。
无数的女人都在反复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方式--无聊、期待和失望。即使是自恋者,也包含着想被别人欣赏的意味。
女人的第一次性体验极端重要:它们的影响将贯穿于她以后的一生。
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END
长按下图二维码,
一起进入Better智能训练吧!
青音姐的知心话: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对女性的恶意,更不缺乏性别偏见。在昨天刚刚过去的第75届美国金球奖颁奖典礼上,有60位女星集体穿黑色礼服亮相红毯,她们想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发出对“女性力量”的宣言:“这个世界,请对女人给予平等尊重和对待。”
李小璐出轨事件后无休无止的舆论压力,让我们看到的是这社会对男性出轨和女性出轨的不同的容忍度,出轨当然有错,但是否因为她是女性,于是社会舆论的讨伐就该格外粗暴呢?
今天是世界女性主义启蒙者西蒙德波伏娃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我们团队紧急采写了这篇文字,纪念这位20世纪思想界的巨星,也让我们从对她精彩一生和伟大思想理论的回顾中,反思我们的当下。
女人们,我们需要认清的现实是,即便我们已经到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引领生活方式的时代,但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我们明明是和男性一样努力,却得不到平等的待遇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们甚至常常要为自己的性别局限和对我们美好外貌的误解,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这社会的认可。
但是,so what?!女人们,爱你自己,并请相信你自己,你可以选择要怎样度过你的一生,不跟随,做你自己!(这话跟李小璐事件无关)。
p.s:今晚,请给我们的小编们点一个大大的赞!你们棒棒哒!
✎
⊱作者简介⊰
思思申
公众号“青音约”总编,十年电台记者,资深新媒体老编 。新闻理想犹在,文字热情不死。重度强迫症患者。
⊱互动话题⊰
你能接受开放式恋爱关系吗,为什么?
我想要你一个赞,好像在对我说晚安